大山里的学堂

时间:2018-08-31

口述:郭玲莉、魏语林等参加走访的爱心朋友们
整理:瞿思杰

8月,小屋的朋友们踏上了前往广西的旅程。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,以其蜿蜒曲折的喀斯特地貌成为自驾和骑行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。但鲜少有人知道,这里同时也是国家级贫困地区,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。大部分地区无河流、溪水、井水,生活用水只能靠储存雨水。千山万弄,如同愁肠百转,无言地诉说着关于生存的艰辛。

大朋友拉着小朋友,濛濛细雨中,一行人花了三天时间,走访了散落在山间的多个教学点。第一站的龙排小学离山脚有6公里山路,无法行车,只能靠脚力。小屋一行人徒步了3个小时,终于走进龙排小学。说是小学,其实就是一栋两层楼的房子。这里有一间教室,一间活动室,一间男生宿舍,一间女生宿舍,一个作为食堂的棚子。学生有二十来名,均为1-3年级,一名校长,一名老师。校长和老师一样也要上课,教所有学科,同时还要负责烧饭。学校里一日三餐是免费的,由国家补贴。但是由于深处山中,交通极其不便,他们的物资全靠一匹瘦马拉上来。校园宣传栏的黑板上有学生们作的“校园生活有感组诗一览”,其中有这样一首诗:

校马一生命最苦,
投胎换骨此穷地。
一天两次上下山,
肩上挑着百人命。
如此腰杆何不弯?

我们感叹,这里的孩子有着最淳朴的善良:自己尚且身处水火,却还在怜悯马儿。不知道他们眼中的艰难,和我们所理解的艰难,究竟是不是同一码事呢?
校长做好了午饭,几个大一点的女生备好了餐桌和碗筷。菜色极其简单,白菜肉片加蛋花汤。这对于从城市来的小朋友们来说,实际上是没有食欲的。但大家都好似心照不宣一般,吃光了所有饭菜。

令人欣慰的是,学校以一种近乎军事化管理的方式,约束着孩子们的日常生活,不允许任何坏习惯的养成。在宿舍的黑板上,我们看到,学校有一支轮流值班的“安全员小队”,不同的孩子,分别担任着“如厕监察员”、“便纸管理员”、“午休洗脚打水员”、“晚打水洗衣监水员”、“晚睡夜管员”等好几个岗位。孩子们被从小教育自律:即使生活艰难也绝不可堕落,要时时节约、讲卫生、为他人着想。

午后,小屋一行中的一个女孩子自告奋勇,为龙排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节地理课。她在黑板上画出地图,打算教他们认识大洲和大洋。出人意料的是,龙排的孩子们无法理解这些东西。他们所知道的全部地理概念,只限于“大化县“”和“中国”这两个。一堂课下来,听懂的只有一道来的小屋的小朋友们,这让大家心中很不是滋味。

这个年龄的孩子本应学得更多才对。“下次再去的时候,一定要带几幅世界地图给孩子们。”

第二天要去的是弄狂教学点。因为实在简陋,学生也很少,于是连“小学”也不算了,称作“教学点”。路比头一天好走,可以行车。车行两个小时抵达弄狂教学点,一行人却被校长告知,前些天山里发了洪水,学生们没法来学校。空荡荡的校舍里,校长给我们介绍着基本情况。这里平日有学生10名,校长兼教师兼厨师1名。一间教室,一间办公室,一个小卖部。校长是一名矮胖的中年男人,他在这里从教三十年,亲眼见证这个教学点被洪水冲垮又重建。大概是当着这么多陌生人面前讲话的缘故,他有些不知所措的紧张,脸色也不太好。

后来我们才知道,校长自己的家,在这次大水中,被冲走了。

我们相对无言,只有留下带来的图书。惟愿当洪水退去,孩子们回到课堂的时候,能有崭新的课外书可以读。

最后一天,小屋一行人走了12公里,目的地是弄棉小学。路长加上下雨,所有人的鞋里都灌满了泥。弄棉小学规模稍大,有80来名孩子。我们带去了书架,放在教室里,摆上了一起带来的图书。头一天,小屋的小朋友们自发在商店买了零食和礼物,分给了这里的孩子。孩子们拿着零食,却没有一个当场拆开吃的,或许他们想要留着拿回家和家人分享。

就当我们要离开小学时,同行的一位小屋的朋友冲回教室,一遍又一遍、一遍又一遍告诉孩子们要好好学习,将来有机会一定要走出去!

孩子们太小,一时之间无法理解这些深远的含义。但这真的是我们最最希望他们铭记的道理。

走出学校,小屋来到当地村民的家中。这里每家每户至少都有七八个小孩,多的甚至有十二个。走进石头砌成的房子,除了玉米和几个椅子(由于地势崎岖,水资源匮乏,当地人只能开垦梯田,玉米是几乎唯一能够存活的作物),几乎看不到其他陈设。

有人问这家的男主人,怎么没有出去打工?他一言不发,良久才轻轻地说,病了。我们难以想象,顶梁柱丧失了劳动能力,这么一大家子人靠什么来满足温饱?女主人拿出了几本破旧的册子,告诉我们这些都是扶贫证明。

后来我们又拜访了几户人家,印象都是差不多的:光线昏暗的屋子里,地上全是晒干的玉米;空气中弥漫着男人呛人的烟味和隔壁羊圈的膻味;好几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和年过花甲的老人。我们被一种无力感包围,言语和物质都变得苍白。

小屋来到这里,不图能够马上改变些什么,只希望像那位冲回教室的朋友一样,告诉这里的孩子,将来一定要走出去。这个世界不仅是中国套着大化,大化全是一望无际的山;这个世界还有七大洲四大洋,还有星辰大海。这些令人兴奋的事物、未来更好的生活,只有通过读书和勤奋才能实现。

“我留下书时仔细写了自己的名字。你不一定要记得我,但一定要记得看这些书。”

途中我们终于听到了令人宽慰的消息:那个父亲得病的家庭,家中的长女今年考上了广西民族大学。犹如夜路中的一盏明灯,让我们看到了无限的希望。

后记

8月之行的一幕幕在大家的心间久久挥之不去。小屋的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决定,要做点什么,让七百弄乡教学点的小朋友们都能读上课外书。爱的小屋种子基金携手大V店(www.davdian.cn)资助实施了这个计划。由于教学点教室少,抽不出专门的房间作图书室,所以就在教室里辟出一角放上书架,给孩子们造一个”彩虹图书角”。并按照每个孩子10本的数量购买书本,放在书架上。爱的小屋种子基金此次捐款13000元用于图书及书架的采购,大V店也资助购买了两百本图书。所有筹款预计能为七百弄乡的孩子带去近千本图书。

云三爱的小屋由云九资本公益创投总监卢菲娅女士于2013年创立。云九一路走来,时刻不忘肩上的社会责任,并携手大V店等优秀企业,共同探索公益慈善的思路和方式。

卢菲娅是此次亲子公益走访的组织者。”一方面提供机会让家长和孩子们共同经历与平时生活不一样的旅行;另一方面翻山越岭走访贫困家庭,也是想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经历和思考。不同的孩子即便看到一样的东西也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感受。我们不会给孩子灌输大道理,更不会要求他们日后也必须也成为公益人士,但我们希望在他们心里播下一颗善良的种子,让它们自己发芽开花。我们也愿意孩子们通过这样的活动感恩自己的幸运和幸福。”